乌鲁木齐:警惕!莫让“学区房”迷乱双眼 小心做小白鼠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进入四月,乌鲁木齐房地产市场大大小小的消息不间断放出,前有动工仪式,后有签约学校,再有房价上涨……整个四月下来,楼市简直是热火朝天。
但是,莫要被这样的“热火”,最终引起一身“火热”。
如今的购房者,走进售楼部之前,选房要素众多,交通、配套、商业、价格、优惠样样不能少,但进了售楼部,只要涉及学校,其他因素都可以将就。
曾经我听到过一位销售这样对客户说:“我们项目已经和XX学校签约,这个学校在城市里排名多少多少,只要你的孩子踏入了这所学校,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真的就能赢了?
首先,师资力量无法复制
从目前乌鲁木齐新建项目规划学校、周边已建成校区,几乎享有老校区资源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批量复制的“名校”,不少也只是名校冠个名,很多一线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教学是否过硬不禁让人打个问号。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教师的教学一定会不好,但现实是,师资力量一定比不过老校区。)
其次,“名校”较大的受益者是谁?
毫无疑问,在这场“名校”学区的战场上,受益者较大的是开发商,这类“名校”的落地,抬升了土地、楼盘价格。
2020年乌鲁木齐新市区某项目在未有学区划分之前,均价在8000-9000元一平,但在学区划分确定后,该项目均价突破一万。
最后,大量“学校”现身背后是资源的匮乏
众所周知,乌鲁木齐较好的教育资源几乎集中在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可这两个区域很少有地块释放,随着城市北扩发展,新市区、会展片区、高铁片区……逐渐成为新一代购房主力区域,区域发展定位造就房价起步高,但买了房却没有学校上,是万万不可以的,所以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只要有新项目,要么自带幼儿园,要么周边必有在建、规划学校。
这种发展模式,虽然能带来卖地收入迅速增长、追逐“名校”的人口流入、房地产市场短期繁荣等利益,但如果缺乏产业支撑,一旦“名校”光环褪去,剩下的就是难卖的楼盘和贬值的房产,最后埋单的恐怕还是购房者。
编辑:焦点小楼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