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用上预防路面塌陷“黑科技”

焦点乌鲁木齐站 2021-04-15 10:17:1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4月12日23时,在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西街上,一辆面包车缓慢行驶着,车身后还拖着一个两轮手推车,正在对机动车道快速扫描,这是在做什么呢?

4月13日0时10分,克拉玛依西街,北京国电经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胡正瑞用手推式雷达对路面进行探测。

4月12日23时40分,克拉玛依西街,中交路建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登高车上用钢筋扫描仪对水泥表面检测,以检测水泥保护层是否达到规定的厚度。 (记者马元摄)

新疆网讯(记者贾梦妍)4月12日23时,在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西街上,一辆面包车缓慢行驶着,车身后还拖着一个两轮手推车,正在对机动车道快速扫描,这是在做什么呢?

原来,这是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使用的一种名为道路塌陷灾害综合检测车的“黑科技”,通过扫描道路,寻找肉眼看不到的地下空洞,排除路面塌陷的安全隐患。

“前面的检测车起着拖车的作用,车内安装了电脑等显示系统,后面的两轮小车里装的是雷达,可以检测2.5米宽的路面。”现场负责人胡正瑞介绍,操作时,车上的雷达系统可向地下发射电磁波,遇到地下的空洞目标后,反射波会以图像的形式显示到车内电脑屏幕上,他们在车上就能初步分析评估出道路灾害、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这套探测系统可探测地面深度达5米,由于道路下方情况复杂,含水量、各类管线、钢筋混凝土等都有可能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发现疑似“病灶”后,工作人员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市政设施监测中心信息科副科长马昕骏说,道路塌陷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加快,地下管廊、基坑开挖等地下工程增多,以及老旧地下管线漏水等原因,造成路面下部逐渐形成空洞、脱空、松散,若不及时处置就容易造成塌陷。此次探测可以客观判断路基情况,在问题出现之前,发现引起道路变形和塌陷的地下空洞、脱空、松散等缺陷异常体。

通过探测发现空洞等疑似点后,工作人员会再次进行加密探测,之后还要经过第三次的钻孔验证,详细了解地下空洞的径深、长度、宽度等,后期会采用明挖回填,或者钻孔注浆的方式消除隐患。

据了解,此次道路塌陷隐患探测覆盖全市3421条、长2353公里的地面道路。为了减小交通压力,探测时间一般安排在23时之后,现场也会采取放置锥形帽及红灯示警牌等做好提示与防护工作。探测时无需开挖路面,也没有噪音。其中,快速路的探测工作预计在6月20日之前完成。

继续阅读

276座桥梁检测工作同时启动

新疆网讯(记者贾梦妍)12日晚,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同时启动乌鲁木齐市276座桥梁的检测工作,预计6月30日之前完成全部桥梁的检测工作,紧接着将根据检测报告提出的建议,开展针对性的维修、加固。

据介绍,此次桥梁检测为全覆盖检测,通过使用混凝土回弹仪、钢筋锈蚀仪、超声波探测仪等设备对桥梁各部件进行无损检测,所有的桥梁破损缺失情况及结构变异情况均要检测到位。

“我们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对全部桥梁的所有构件、部件全面检测,尤其对影响结构安全的超限裂缝,只要发现裂缝宽度超过0.25毫米的都属不合格桥梁。同时,发现不合格桥梁后,将进行特殊检测,并由检测单位出具检测报告以及整改方案,及时安排专项维修加固工作。”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局)市政设施监测中心信息科副科长马昕骏说。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